首页

杭州魅色夫人

时间:2025-05-25 03:40:07 作者:海口火山荔枝夏日市集登场 跨界融合注入消费新活力 浏览量:57529

  新闻1+1丨食品生产日期标签 怎么才能让人“看得见”?

  字太小、颜色浅、藏得深,食品生产日期标签怎么总是“躲猫猫”?标注位置、字体规范、文字颜色,生产日期标签如何才能一目了然?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推动食品企业积极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新闻1+1》关注:食品生产日期标签,怎么才能让人“看得见”?

  显著标注其实并不难

  为什么企业不愿意做?

  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法治研究中心 王青斌:标签实际上是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的一个窗口,做到显著标注其实并不难,而且《食品安全法》也有明确的要求,但是企业之所以不是那么愿意做,可能很多时候还是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

  如果生产日期标注得非常清楚,容易找到,那么在不同批次的产品里面,消费者基本上都会选择最新生产的产品,包括有经验的消费者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就可能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比如说企业往往把最新生产的产品放在最后面,把最先生产的产品放在最容易拿到的位置,其实这也是出于避免一些产品过期的考虑,防止增加成本。

  食品标签,如何更规范准确透明?

  为了帮助消费者更直接地识别营养成分,最近上海开始试行“饮料分级”。通过A、B、C、D四个等级,来反映饮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的情况。据介绍, A、B、C、D标识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四种含量,进行综合分级。从A到D级,推荐程度递减。目前,有4家企业参与饮料分级标识的首批试点。

  事实上,为了培育市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去年8月,上海就曾试行过用“红橙绿”的三色标识来给饮料分级:红色建议“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橙色提醒“每日添加糖少于25克”,绿色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它们虽然不直接标明饮料的含糖量,但依然能够指导消费者优化消费选择,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

  在饮料分级方面,一些国家已经有明确的规定。2022年12月,新加坡就开始全面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要求生产厂家在售包装饮料需印上营养等级标签,标签含A、B、C、D四个等级,健康度递减。 2023年12月30日起,已实行一年的饮料分级制,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现场制作的鲜榨果汁以及现泡饮料也被纳入。

  根据新加坡全国健康调查数据,新加坡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涨幅最快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民众平均每天消耗掉60克糖,其中一半以上都来自饮料。新加坡卫生部数据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新加坡约600万人口中,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100万。

  食品生产日期标注问题

  涉及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利益平衡

  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法治研究中心 王青斌:食品生产日期标注问题涉及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利益平衡,正面标识的强制性推广,实际上必然也会对企业的利益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消费者来讲是一个有益的制度。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确实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从消费者的角度,购买包装食品时,要养成看标签的习惯,特别是看标签中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说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糖含量、油含量、盐含量,是否含反式脂肪酸等对健康有着突出影响的信息。(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是她,在直播间激活了家乡农民画

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夏宾)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要鼓励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如果上市公司能做大做强,就不用担心股价股指短期波动。

山东海阳核电3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封顶

广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为广州对口帮扶地区的特色产品打开了一个展示和销售的窗口,同时也为广州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购买这些产品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消费帮扶方式,依托广州强大的消费市场和宣传优势,为这些‘土特产’搭建一个展示和销售的舞台,帮助绿色健康的优质产品‘进城上桌’,助力推动帮扶地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京津沪等九省市试点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条件公布→

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活动不仅旨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获取书本之外的宝贵知识,更期望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年轻力量,实现知识与实践的完美融合。(完)

新质生产力、新型消费、新型能源体系……看中国经济“新”动力

当地时间2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叙利亚政治人道问题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发言说,过去四个月以来,以色列持续通过被占领的戈兰高地向叙境内多个地点发动空袭,中方对此深表关切。

中方谈美方抛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包藏祸心

据介绍,首届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是本年度中法文化旅游年八大重点精品人文交流项目之一,且被纳入“中法文化之春—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呈现”框架。此次博览会参展作品经由12位来自不同国家且在行业中拥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评审甄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